查看原文
其他

吴健:印方偷越实控线 在事态失控前应悬崖勒马

吴健 直新闻 2020-10-13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日前发生印方蓄意挑起中印边境西段边防人员冲突,有人产生“第二次洞朗事件”的声音。吴先生,我们首先想搞清楚印方行为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吴健:根据权威声明,事件源自印军事人员再次偷越实控线进入我加勒万河谷地带,蓄意挑衅,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这首先明确,印方行为严重违反两国有关边境问题的一系列协定协议和共识,并且是再一再二,是酿成恶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其次,印方此番在具有历史敏感性的加勒万河谷滋事,也带有某种危险信号。


我们知道,中印边界问题的复杂性,既有英国殖民包袱,又有1962年印度对华武装冒险失败的现实影响。中印交界长度超1500公里,争议面积超10万平方公里,印度实控其中四分之三,即便如此,两国没有正式划界是公认的。作为历史上受英印殖民当局侵略一方,同时又是现实中综合实力明显占优的一方,中国却不像喜好“南亚门罗主义”的印度那样强势欺人,而是长期坚持和平谈判与管控边境局势并举,以理性克制为解决争端创造条件。

如大家所见,2003年搞特别代表会晤,2012年建边境事务磋商协调机制,还签边防合作协议,等等,都说明我们愿意与邻为善,保持和平,创造条件,早日解决边界问题。也正像中印两国官员和学者所承认的,随着双方就边界问题原则、框架、划界机制化进程深入,谈判其实处在不断积累量变的道路上。


遗憾的是,印度内部总有“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心态,边界问题上尤甚。我们知道,中印基本形成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共识,那就是一有政治指导原则,二定框架协议,三签具体条约,目前大体上是谈框架协议的阶段,也是急需双方注入善意和动力的艰苦阶段。


观察莫迪政府的态度,印方只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解读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精神,缺乏互谅互让的精神,导致指导原则缺乏共识局面。最典型的就是实控线问题上,印度重拾名为“澄清”,实为“蚕食”的政策,利用中印双方对实控线走向的认知差异,片面按照自己的理解多占多得,缔造对己有利的实控线,进而逐步转化为未来的边界线。专家的话说,印度在中印边境各段特别是西段奉行严重的“实际控制线+”政策,也就是更多把核实、澄清实控线当做幌子,更多地攫取土地。

正是这种指导思想,加上印度边防指挥官一贯“逞勇斗狠,以强凌弱”的作风,导致中印边境多次出现不和谐之音。



直新闻:您刚才提到了加勒万河谷,这个名字太熟悉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收复的西段国土中心就在这里,您可以介绍一下这块区域的重要性吗?


特约评论员 吴健:可以说,加勒万河谷乃至附近的班公湖、空喀山,本不该有冲突事件的发生,想当年,多少中国丝绸、瓷器还有印度香料、宝石由此交往流通,成为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互通有无的大通道。


然而,从19世纪起,随着英国将印度作为殖民侵略大本营,同时对中国西藏、新疆进行渗透,这些高原“圣地”不再有安宁。1865年,英印勘测局技师约翰逊擅自划线,把喀喇昆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加勒万河谷等中国土地划进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土邦,这条所谓“约翰逊线”既无法理依据,也无地理科学依据,从未被中国政府承认,连英印当局都没接受过,而为了制止侵略,早在清政府时代,就在喀喇昆仑山口下设边防卡伦,还立下界碑。


可是印度独立后,继承英印时代的“缓坡理论”,曾试图变中国西藏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带”,但这一图谋不得逞后,便转而实施进攻性的领土蚕食政策,其中班公湖周边、包括加勒万河谷就是重点,因为一旦拿下,那么印控拉达克首府列城,将不仅得到楚舒勒山谷屏护,还能得到班公湖充沛的淡水资源。正是从1959年起,印度先以印藏边境警察渗透,再以正规军设哨布点,蚕食我国领土,结果酿成了空喀山冲突事件,继而又导致了我方被迫发起自卫反击战,收复西段大片国土,明确对班公湖、加勒万河谷、奇普恰普河谷等主权。


今天,印度一方面以“澄清实控线”为名,多次越线进入班公湖我方一侧,导致对峙甚至冲突事件,另一方面,印度积极加强基建及作战后勤能力,特别是屯驻拉达克的第14军,四万多人马摆在从列城到卡鲁、塘子一线,依靠后方公路前送人员装备,还把起降苏-30歼击机、C-130运输机的机场修到我们眼皮底下的富克彻、道拉伯格玉尔地、楚马尔,而与这些机场相连的公路多次发生企图修进中方一侧的图谋。


很显然,中国政府和边防部队是绝不能容忍的,希望印度悬崖勒马,与我们相向而行,有效管控边境安全。



直新闻: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对插手中印边境问题变得兴趣越来越大,且不论之前特朗普大肆吹捧美印关系是全面的世界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还有美国外交官发表有关中印边境的谈话甚至行动,偏袒印方立场。您对此有何评价?


特约评论员 吴健:“离岸制衡”是美国的地缘政治老套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美国就起劲鼓捣印度尼赫鲁政府闹下去,打下去,承诺提供军火和国际声援,甚至出动空军356中队到新德里近郊的帕尔姆基地,号称保卫印度不受“中国侵略”,可这已经是中印边境冲突结束快一年的时候了,中国军队早就主动撤回实控线,释放印度战俘,归还武器,并且希望与印度和平解决领土问题,而印度也不敢再次发动对华作战。


看似“背后帮忙的不少”,印度到头来才知道,美国人是要回报的,印度花高价从美国买了一大堆二战过时的C-47飞机,在防务上向美国靠拢,削弱了自己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威信,而进一步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导致更严重的外汇出超。


直到今天,在中印关系中播撒“不信任因子”,都是美国不变的策略。今年1月28号,五角大楼牵头、新美国安全中心撰写的报告《迎接中国挑战》出炉,里面就如何提高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力提出七个方面94条政策建议,其中一大部分就是“联合发展亚太盟友伙伴”,缔造所谓“印太网络化安全架构”,对冲中国,这一部分第五条就是“支持印度在军事上给中国制造困境”,报告强调无论平时还是危机、冲突时期,印度都有潜力制衡中国,美国要给予印度更大优惠和法律豁免,支持印度发展高超导弹、潜艇、电子战武器,并帮助印度改善与中国接壤边境之间的军事交通设施等等。说白了,美国要把印度当成消耗中国精力的“重要棋子”。


但我想强调的是,同时崛起的中印两国,有远比边界问题更重大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课题,这在两国领导人艾哈迈达巴德会谈、武汉会谈等等重要场合都一再提及,中印关系虽有问题,但两国也有成熟的经验,可以了解在事态失控前如何运用政治意愿对此采取行动,避免因误判或误解产生危机局面。


况且,中印都认为自己是具有决策权和战略自主权的大国,如果出现第三国插手的情况,这无论如何都是“战略自主”的一种嘲讽,因此,我们希望印方认清形势,回到和平谈判解决中印分歧的轨道上来,为前景可期的“亚洲繁荣世纪”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点个在看,给小直加个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